最近跟朋友聊天,聊到購屋的過程,朋友老是抱怨房價太高,房價可以負擔的起的房子又不喜歡,悶悶鬱卒。
我問他,都在哪看房子,看了什麼樣的房子。
他回答,都在新竹縣市一帶,看的多半是新成屋。
我問他,新竹買房子的痛苦指數已經比台北低很多,為什麼還是覺得很痛苦。
他回答,因為新成屋開價都比預售時來的貴,總覺得不甘心讓投資客賺錢。
我又問他,那為什麼不乾脆去買預售屋,這樣不怕被投資客賺錢,負擔的頭期款又可以分成一兩年來負擔。
他就回答,買預售屋看不到未來,有風險。
這就是問題了,不願意承擔風險但是只願意付有風險的價格,難怪買不到房子。當預售的建案出現時,別人買了房子,你有嗎? 沒有。
他說,很多新成屋投資客開的價錢都不合理,貴得離譜。
我又問,什麼是所謂的合理價?
他就說,喜歡的社區裡面xx樓層xx戶別才賣多少,為什麼我喜歡同一社區的不同樓層不同戶別就是比較貴。
問題又來了,當便宜的房子出現在市場時,你的動作有比別人快嗎? 你有馬上出價成交嗎? 沒有。是不是又抱著貨比三家的心態,想買更高樓層更漂亮的視野,看看是不是能更便宜。等到比價一圈回來發現那個房子真的便宜時,才發現已經出售了。於是又拿著已出售的價錢去談更高樓層更漂亮的視野,這是屋主願意出售嗎? 當然不願意,你只是別人眼中的笑話。即使是同一個社區,每一樓層每一戶別都是不一樣的。買房子又不是買可樂,相同商品可以比價,你可以拿家樂福的價錢跟大潤發的價錢來比較。你拿低樓層跟高樓層做比較,你拿有視野跟沒有視野的房子來做比較,是不是跟拿蘋果跟橘子比較一樣可笑呢?
不是我要幫一些屋主講話,當你看到喜歡的社區一一成交時,你老是猶豫不決,明明知道行情總是比預售更貴,但總是停留在預售的價格,總是停留在一些低價出售的價格中。問題是,偏偏你喜歡的房子屋主總是不缺資金,也不急售,他並沒有賣的比較貴,他只是不想便宜出售而已。
他想賣的是市場價格,你想買的是你心中的合理價格。問題就出在,市場價格跟心中的合理價格總是差距太大。我不得很不客氣的說,這就是為什麼買不到房子的原因,因為你不想認清事實。當房價在漲,你總是覺得太高,總希望有一天崩盤,等到真正崩盤時,你又覺得風險太大,不想進場。
你說,很羨慕我們已經有自己的房子了,而且現在已經買不到這種價錢了。我說,當初買房子的時候我們買得不算便宜,跟預售比較起來貴許多,跟一些鄰居比較起來也不是最便宜的。但是我們有認清事實,既然沒有趕上預售,也沒有脫離當時市場行情太多,我們就買了,即便讓原屋主賺了一手。但是我們沒有抱怨,因為我們買了新成屋,沒有任何風險,讓原屋主賺了利潤,因為他承擔了風險,他有遠見有膽識。
買了房子,保本又抗通膨,我們很開心當初很果決的買了房子。你呢,還在繼續抱怨房價不合理,還在抱怨屋主賺太多,是房價真的太高讓你買不起房子,還是你的心態讓你買不起房子?
留言列表